重慶男子遭網戀詐騙女友竟是一對夫妻立案金額

經常看新聞的朋友可能看到過類似的新聞:男子網戀被騙求助警方,“女友”竟是年輕小伙;男子網戀一個月就交“工資卡”,求奔現被拉黑,沒想到“女友”竟是摳腳大漢;男子網戀被騙,“女友”竟是一個詐騙團伙……重慶25歲的小伙李某無論如何都想不到,自己也遭遇了網戀詐騙:在網上和自己熱戀得死去活來的“小呱呱”,背后竟是一對夫妻;還被對方以購買“鮮花”和“禮物”的方式詐騙近4萬元。重慶律師特結合案例為你解析詐騙罪立案標準量刑標準、網戀自愿轉賬算不算詐騙?網戀被騙需要什么證據?
 
案例:重慶男子網戀多次送禮 “女友”竟是一對夫妻
3月5日,受害人李某來到南岸區(qū)公安分局報警,稱其因網戀被騙。通過調取相關賬號及網上聊天記錄等信息,警方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為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(qū)的茍某和孫某。
3月17日,民警驅車200多公里來到四川瀘州市,將正在家里預謀再次作案的茍某、孫某一舉抓獲。經核查,二人系夫妻關系,在審訊中茍、孫二人對其通過網戀實施詐騙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。
據嫌疑人茍某交待,疫情期間居家隔離,便打算通過網絡來掙點錢花。
看到某APP平臺的小程序,他就注冊開通了商家服務,申請了一個虛假花店。同時,茍某在網絡上把自己扮演成女性,所有頭像均替換成妻子孫某的相片,昵稱為“小呱呱”,并在多個聊天軟件上找人聊天談戀愛,尋找上鉤對象。
3月1日,重慶一名25歲的男子李某上了鉤,與茍某交談甚歡,并答應確立男女朋友關系。
“網戀”期間,文字聊天由茍某操作,語音視頻聊天時,其妻子孫某便會出場,一來二去,李某對“小呱呱”的身份深信不疑。
茍某便想方設法讓李某在虛假的花店里消費,讓他送花、玩具熊等,消費所得便會直接進到茍某賬戶。就這樣,李某多次為茍某送禮物、轉賬,先后消費4萬余元。
3月4日,在一筆9000多元的訂單待支付時,李某要求見面后再支付,并為對方支付了路費。沒想到到達重慶后,茍某編造各種理由不愿見面,于是李某一直沒有支付那筆9000元的訂單,茍某一氣之下拉黑了李某。
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,李某才到公安機關報了案。目前,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,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。
 


律師說法:
一、詐騙罪立案標準量刑標準
案例中的茍某夫妻涉嫌詐騙罪。
詐騙罪的立案標準為2000-5000元,數額沒有達到1000元,尚不構成詐騙罪,但是違反社會治安。若數額特別巨大,其行為涉嫌詐騙。
根據《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條 【詐騙罪】
詐騙公私財物,數額較大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處或者單處罰金;
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(jié)的,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;
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(jié)的,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,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。
本法另有規(guī)定的,依照規(guī)定。
 
二、網戀自愿轉賬算不算詐騙?
有人可能會問:網戀時,由于錯誤的信任對方而自愿轉給對方的情況算不算是詐騙?
構成詐騙罪的因素中包含了: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。一是虛構事實,二是隱瞞真相兩類,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;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。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,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,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。
也就是說,如果是在被隱瞞欺騙的情況下,那么網戀自愿轉賬也是算詐騙。
 
三、網戀被騙需要什么證據?
如果在網戀時不慎被騙,那么可以通過收集交易證據,比如微信、支付寶轉賬,銀行卡轉賬記錄,網絡聊天截圖等,證明其行為屬于詐騙。
 
律師提醒:感情勿輕投,蜜語勿輕信。虛擬網絡上,情感詐騙伎倆多變,是男是女難以甄別,涉及打錢購物,一定擦亮雙眼,謹防上當受騙。
通過上文重慶律師為您詳細介紹的關于“重慶男子遭遇網戀詐騙“女友”竟是一對夫妻 立案金額?證據如何搜集?”的相關知識,相信大家對相關法律知識都有了初步了解。如果你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,歡迎咨詢,我們會有專業(yè)的律師為您解答疑惑。

標簽:

刑事辯護中心 侵權法律中心
婚姻家事中心
執(zhí)行保全中心 財稅法律中心 醫(yī)事法律中心
訴訟服務中心 企業(yè)法律中心 承業(yè)風采風貌
承業(yè)新聞資訊 承業(yè)普法欄目
更多立即咨詢?

評論

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(fā)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
返回頂部

遇到問題?請給我們留言

15310094552

微信掃一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