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內(nèi)容:購房者面對出賣方一房兩賣應(yīng)該如何處理?下面,承業(yè)律師事務(wù)所房地產(chǎn)小編通過一個關(guān)于一房二賣的真實案例,為您詳細介紹有關(guān)的內(nèi)容.

案情回顧
房主一房二賣,被判吐出9萬多得款
29歲的王某是一名自由職業(yè)者,為了能在南京市中心買套婚房,他關(guān)注了很久卻一直下不了手,不為別的,只為房價漲得過高過快。2009年7月底,正是金融危機過后房價一日三漲的時候,婚期將到的王某不敢再等了。隨后他看中了廣州路5號一套建筑面積為29.55平米的單身公寓房,與房主蔣女士見面后,幾經(jīng)討價還價,王某最終以50.5萬元的價格將房子拿下。因交易房屋當時處于出租狀態(tài),雙方約定首付款46.5萬元在同年11月27日(即租賃期滿日)前支付,并在該日前辦理過戶手續(xù)。8月1日,雙方正式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,王某按約支付了2萬元定金。接下來,王某忙著籌錢只等對方按時交房了。
也許是因為當時房價實在漲得太快的原因,經(jīng)不住誘惑的蔣女士于同年11月12日又將房子賣給了一個叫吳凱的人,并隨即辦理了過戶登記手續(xù),這一次蔣女士把房子賣到了60萬元,比當初與王某合同上約定的房價高出了9.5萬元。就在蔣女士還沉浸在多賣近10萬元的興奮之中時,她與王某約定的交房時間到了,王某找上門后,麻煩說來就來。王某很生氣、很憤怒,但也很無奈,因為房屋交易一旦完成過戶登記,再把它改在自己名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了。但王某表示不會就此罷休。
為了如期完婚,王某隨后又硬著頭皮買了一套與蔣女士房屋面積差不多的公寓房,但據(jù)稱房款卻為之多付了20萬。事后王某又去找蔣女士討說法,在協(xié)商賠償損失不能達成一致的無奈下,他一紙訴狀將蔣女士告上南京市鼓樓區(qū)法院,要求蔣女士雙倍返還定金4萬元,賠償實際損失7.5萬元(扣除多返還的兩萬元定金),并承擔本案訴訟費。案件審理中,原、被告對雙方簽定的合同性質(zhì)產(chǎn)生爭議,王某認定的是房屋買賣合同,而蔣女士則堅持認為是定金合同。蔣女士還辯稱多次催王某支付首付款,但王某拒不履行,應(yīng)視為其自動放棄權(quán)利。
5月11日,鼓樓法院就此案作出一審判決。法院認為:王某和蔣女士簽訂的合同,對涉案房屋的地點、面積、總價、付款方式及房屋交付等內(nèi)容均作出了明確約定,符合房屋買賣合同的構(gòu)成要件。雖然雙方在合同中沒有寫明首付款的具體支付時間,但雙方合同內(nèi)容載明,王某付款后雙方應(yīng)于2009年11月27日前共同辦理房屋所有權(quán)過戶,據(jù)此可以確定王某付款的期限應(yīng)在此時間前。但蔣女士在合同履行期間擅自將涉案房屋出賣給案外人,并轉(zhuǎn)移了房屋的所有權(quán),應(yīng)當承擔違約責任,王某要求蔣女士承擔雙倍返還定金的違約責任符合法律規(guī)定。
隨著房價上漲,由于蔣女士的違約行為,導致王某此后購房實際支出了更多的資金。蔣女士與案外人約定的總房價高出原被告約定的總房價9.5萬元,原告主張9.5萬元為其損失,法院予以采納。鑒于本案適用定金罰則,蔣女士雙倍返還定金,故王某主張蔣女士賠償實際損失7.5萬元于法有據(jù),法院予以支持。
最終,法院一審判決被告蔣女士雙倍返還王某購房定金4萬元,并一次性賠償王某損失7.5萬元。案件訴訟費1300元,亦由蔣女士承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