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主忽視“房齡”致二手房糾紛頻發(fā)

  與期房相比,二手房具有地理位置好、價格便宜等諸多優(yōu)點,是眾多購房人的首選。而由于房屋中介公司魚龍混雜、買主忽略房屋的建造時間等原因,導致因二手房交易引發(fā)的民事糾紛案件逐年增多。針對這一情況,海淀法院民二庭法官曾競昨天通過剖析典型案例,提示市民在進行二手房交易中要核實房屋“年齡”, 對房源情況進行全面了解,以免自己的權益受侵害。

買主忽視“房齡”致二手房糾紛頻發(fā)

  案例1   中介謊報“房齡” 辦理貸款遇阻

  張先生經中介公司介紹,選中了一套老小區(qū)里的房子。中介稱該房屋建造時間為上世紀80年代。按房屋年限,購買該房后的貸款年限及月供數(shù)額在張先生可以承受的范圍內,張先生便與賣房人簽訂了買賣合同,并約定張先生支付5萬元中介費。

  在辦理貸款時張先生卻遇到了障礙,原來該房屋實際是70年代建成,而不是80年代,由于房齡較老,導致張先生的貸款年限比當初預計的短,每月的月供數(shù)額也大幅提高。

  張先生認為憑目前的積蓄和收入情況無法順利的進行貸款和還貸,他與賣房人協(xié)商后解除了買賣合同,并賠償了賣房人部分損失。張先生認為自己的損失是因為中介公司的謊報房齡造成的,拒絕支付中介費用,中介公司便將張先生起訴至法院。

  法院審理后認為,中介公司未如實告知房屋房齡存在過錯,但張先生未全面了解房屋情況也存在過錯,法院最終判決張先生支付中介公司九千元的代理費。

  法官提示:房齡直接影響購房人貸款的年限和利率問題?,F(xiàn)實中有些房屋由于建成年代較長或手續(xù)留存?zhèn)浒覆煌暾仍?,使得房齡難以確認。而一些中介公司故意或者過失告知買房人不準確房齡,最終導致買房人貸款不利。

  所以,購房人買二手房時務必通過多方渠道查證房齡,萬不可只聽中介公司的一面之詞。

  案例2   晚上看房簽合同 白天入住遭煙熏

  李女士一天晚上由中介公司帶領到一小區(qū)看了一套二手房,小區(qū)環(huán)境不錯,房屋樓層、大小也正好適合。李女士很滿意,當即就和賣房人以及中介公司簽訂了合同,并交納了7萬元的中介費?! 〉珟滋旌罄钆堪l(fā)現(xiàn)該套房屋的樓下有個小飯館,小飯館的排煙道正好對著房屋的窗戶,白天小飯館生意繁忙時,屋里的窗戶都沒有辦法打開,否則全是油煙。李女士起訴要求中介公司退還7萬元中介費用。

  法院審理后判決中介公司退還一半的中介費用給李女士,依據(jù)是“李女士在簽訂合同前未全面仔細了解房屋相關情況,也應承擔過錯責任。

  法官提示:購買二手房時,購房人應全面了解房屋各項情況,選擇正確的看房時間多次看房,充分掌握諸如小區(qū)環(huán)境、周邊道路狀況等信息,以防后患。

  案例3   高價購買學區(qū)房 入學名額卻被用

  王先生為讓兒子上名牌小學,通過中介花高價在某學校附近買了一套二手房。然而王先生買房后在辦理兒子入學時卻被學校告知,該房的入學名額已經被他人用過,王先生的兒子無法在該校入學。

  王先生起訴要求房屋中介公司賠償損失。法院審理后認為,王先生買房前,明確告知中介公司買房是為兒子入學,但中介公司未能滿足購房人的需求,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。但王先生買房前未向學校了解相應情況,也存在一定過失。最終法院判決中介公司賠償王先生大部分損失。

  法官提示:學區(qū)房問題非常復雜,其中涉及房屋是否自帶名額、名額是否用盡等諸多問題,所以買房人在購買學區(qū)房時需要謹慎,不僅要了解房屋情況,還應該向相關教育部門、學校等咨詢,避免購房后子女無法入學。(午報記者李一然)

刑事辯護中心 侵權法律中心
婚姻家事中心
執(zhí)行保全中心 財稅法律中心 醫(yī)事法律中心
訴訟服務中心 企業(yè)法律中心 承業(yè)風采風貌
承業(yè)新聞資訊 承業(yè)普法欄目
更多立即咨詢?

評論

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(fā)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
返回頂部

遇到問題?請給我們留言

15310094552

微信掃一掃